一位退伍军人的“小善”与“大爱”
在江苏省姜堰区溱潼镇,每年腊八节的清晨,总有一缕温暖的粥香飘散在寒冷的空气中。先锋公益溱潼分会志愿者、退伍军人禹爱锋早早起床,熬制一大锅腊八粥,分发给街坊邻居和户外工作者。而在炎炎夏日,他又会煮上清凉的绿豆粥,送到环卫工人手中。这看似简单的善举,他已坚持几十年了。粥香里,不仅蕴含着五谷的芬芳,更飘散着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 禹爱锋的善行始于"小",却因其坚持而显得"大"。煮粥、送粥,这些动作简单得几乎微不足道,但当它们被年复一年地重复,就变成了一种令人动容的先锋公益精神力量。虽然是温暖人心的“小善”,但禹爱锋没有因为行为的微小而轻视它,相反,他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他的坚持让这些看似零散的善行连点成线,最终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社会网络。禹爱锋说: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持续的行动去传递温暖。” 作为退伍军人,禹爱锋将部队培养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延续到了先锋公益事业中。军旅生涯赋予他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他将军人特有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团队精神转化为了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先锋公益溱潼分会的各项活动中,他总是积极参与、踊跃捐款;在日常生活中,他找到了煮粥送粥这种既符合自己能力又能切实帮助他人的方式。这种军人精神的转化,成为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升华。 禹爱锋的粥香里,飘散着中华传统美德的芬芳。他送给环卫工人的不只是解暑的绿豆粥,更是一份“被看见”的尊严;他送给街坊邻居的不只是驱寒的腊八粥,更是一份“被牵挂”的温暖。这种植根于传统的现代公益,既延续了文化血脉,又赋予了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 粥香袅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退伍军人的不平凡选择,用一碗粥的温度,温暖一座城的人心。这种温暖看似微弱,却能穿透时间的阻隔,成为照亮社会前行道路的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