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苏县中医医院,她敏锐察觉到科室面临多重挑战:处理复杂呼吸道、在超声帮助下精准定位麻醉神经(神经阻滞)等关键技术尚未普及,人才梯队断层明显——仅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支撑,年轻医生系统培训和紧急处理能力亟待加强。沙荔荔直言:“麻醉是手术的‘隐形守护者’,必须用技术补齐短板,建立合理人才梯队,保障患者安全。”
与此同时,在昭苏县人民医院,依托江苏援伊·泰州工作组支持新引进的便携式超声设备,沙荔荔看到了技术突围的契机。她迅速将目光投向推广在超声帮助下精准定位麻醉神经(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这一先进技术。
她以培养“自身能力”为核心,开展“手把手”教学:规范“可视插管”“深静脉置管”“持续血压监测”等操作,显著提升危重手术安全保障能力;利用晨会剖析典型病例、组织模拟演练(如手术中大出血急救),锤炼团队应急协作水平。她与2名骨干医师结成师徒,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并通过“手术中输液管理”“麻醉新知识”等专题讲座,系统性提升科室整体实力。
为助力医院等级复审,她还着力规范操作流程、优化管理制度、完善风险分级。近日,一位因高处坠落导致右侧锁骨骨折的39岁患者,在她的指导下成功接受了在超声精准定位下对肩臂神经(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进行的麻醉。让患者安全、无痛、舒适地渡过了手术全程。
展望未来的援疆时间,沙荔荔心中已有清晰蓝图。她将继续深化“师带徒”,为两家医院培养麻醉骨干;协助昭苏县中医医院完善学科建设规划,推动麻醉科标准化管理;积极协调搭建泰州与昭苏的远程会诊平台,为复杂疑难病例提供实时后盾。她更期望在超声帮助下精准定位麻醉神经等先进技术能在昭苏扎根并推广,惠及更多患者。
“援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沙荔荔深情寄语,“昭苏麻醉科潜力巨大,通过持续的技术帮扶,这里终将成为值得信赖的麻醉医学高地。”这位麻醉专家的倾情奉献,正是万千援疆工作者扎根边疆、共筑健康中国的缩影。她的专业与热忱,不仅为昭苏患者带来更安全舒适的医疗体验,也如坚实纽带,将东部优质资源与边疆健康需求紧密相连,持续推动着昭苏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