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梦南:从无声的世界里突围
江梦南,1992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后又在西湖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半岁时因肺炎误用耳毒性药物,左耳听力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临床医学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但江梦南没有妄自菲薄,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江梦南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怀着“解决生命健康难题”的学术志向笃定前行。
江梦南在半岁时双耳失聪,从此进入无声的世界。在她失去听力后,父母决心帮助她学会交流。教她说话时,让她将手放在喉咙处,感受声带震动。学习拼音时,她仔细观察别人发音的唇形,反复辨读、记忆,逐步学习字词与语句。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她学会了“听”和“说”,为融入正常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了上小学年龄,因听力障碍,江梦南被多所公立学校拒绝,无学可上的江梦南又多上了一年的学前班。但她没有放弃,在学校,江梦南坐在教室前排,读老师的口型“听课”。她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后,她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郴州市六中,后进入郴州市明星学校读高中。2010年高考,她虽分数超一本线,却因不满成绩选择复读。
2011年,以615分考入吉林大学药学专业,本科及硕士期间多次获得吉林大学自立自强大学生标兵、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荣誉。2018年,江梦南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习。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为他人去除疼痛。她的学术成果达到世界级水平,为医学领域贡献了重要力量。清华大学的生活充满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2018年,26岁的江梦南右耳成功植入人工耳蜗,重获失去26年的听力。此后,她积极进行听觉康复训练,逐渐摆脱对读唇语的依赖。即使面对新的挑战,她也未曾退缩,持续在科研道路上探索,为解决生命健康难题努力前行。
大学期间,江梦南回到家乡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视障、听障、智障孩子,用自身经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她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温暖与力量。她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残疾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她推动残疾人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发展,帮助更多人找到自信。她的行动传递了爱与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她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追逐梦想。
2021年,江梦南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她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颁奖词高度概括了她的精神:从无声里突围,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的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